利用科技破局共享出行市场,小明出行剑走偏锋

2019-01-24 10:42:15

今年的共享出行行业,就像是大盘上的股票曲线,起伏不断。资本、头部玩家争相加入的欣欣向荣背景下,也蕴藏着不少企业的黯然离场。各家都在努力解决用户增长、城市布局、降低成本等瓶颈问题。然而,小明出行却并不急着加入大战,反而另行其道的在拓展B端业务,打起了同行的主意,显得有些不务正业。



作为出初创企业,小明出行的口号是做“共享出行综合服务运营平台”。乍一听没什么特别,细细分析却发现,和我们概念里“传统”单一共享出行企业在性质上已经作了较大区别。这代表它们业务涵盖范围更广,也就是包含但不仅限于共享汽车业务。
 
记者注意到,小明出行对外业务中包含共享汽车、新能源汽车销售、以及分时租赁系统解决方案租售,前两项比较好理解,这里我们比较关注的是“分时租赁系统解决方案租售”这一业务。
 
在他们的概念中“分时租赁系统解决方案”的租售是指在国内,重点以二、三、四线城市中不具备单独研发系统、硬件设备的共享出行企业,为他们提供软件和硬件两部分服务,软件指运营平台系统定制及搭建,硬件则指新能源车辆、车机、地锁等设备。 



想要快速打开市场,扎根行业,科技无疑是初创企业的核心桥梁之一,小明出行深谙这一定律。在深圳设置研发中心,成员来自金山、腾讯等知名互联网企业,打造国内经验丰富的互联网及物联网团队,进行平台全自主研发。这个决定的前期投入成本是不言而喻的,同样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。
 
重要体现就是平台的自主操控性和兼容性,小明出行表示,平台支持百万台设备接入,亿级用户在线,动态scale(规模)平台支持搭载多种车型、充电桩、地锁等社设备。满足自用的前提下,还为其他平台接入与合作留下了广阔的空间。根据记者进一步求证显示,目前该项业务已服务了全国近30家分布在二、三、四线城市的共享出行企业,其中包括武汉云电、大圣出行、呼呼出行等在当地运营不错的公司。



在共享出行行业中,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表明能够为其他企业提供相应服务,小明出行算是第一家公开吃螃蟹的企业。做企业就好比是建房子,把自己花费大力气去打地基的经验,分享给其他需要的同行,一来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改善,二来创造附加收入、自我造血,之前的不务正业,好像也说得通了。
 
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,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?“科技”意味着快速、迭代,做科技行业的勇士更需要有过硬的功夫。小明出行对外资料显示,小明出行APP中配备QOS物联网实时谛听系统,能够对平台进行24小时监控;还有为提升用户体验而设计研发的智能红包车、位;VR/AR 360°用车引导系统等功能。小明出行创始人兼CTO康国庆表示,后期还将对新的联网方式进行更多深入研究,包括车辆站点内无线充电、区域内无人运维测试、现下热门的5G对于V2I(车与网)或者是I2I(跨站沟通)场景下的使用等一系列的未来规划。



小明出行的这套做法,自然被行业内有人看好,也会有人会认为不务正业。我们认为,更多的企业应该主动打破自己的边界,去进行行业破冰,在大环境下不吝啬去挖掘、发挥自身的长处,寻求更多的可能性,虽然没有按照常规步调,但是剑走偏锋又何尝不是一种前进。
版权所有© 2019安徽智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7017703号-3